日本刀物語 01
日本刀歷史 - 上古刀期
繩文時代 (公元前14500年 - 公元前約300年)
在日本歷史當中,最早可以看到刀的足跡是早在繩文時代。當時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的多數是石器。在繩文時代晚期的遺跡之中曾經有石刀和石劍的出土。這些石刀和石劍並不是作為殺傷性的武器,而因為其外形與男性的性象徵相似,而被認為是在祭祀的儀式中使用。
彌生時代 (公元前約3世紀中 – 公元3世紀中)
在彌生時代,由於部族之間的競爭頻繁,石刀和石劍開始被使用。在當時的墳墓中出土的遺骨上的傷痕能夠作為刀劍曾被使用的證據。
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開始,青銅器開始從中國大陸和朝鮮傳入。青銅是人類利用最早的金屬材料之一,是銅與錫的合金。以青銅所作的武器由於比石器更具備殺傷力及可塑性,因此更廣泛的被使用於戰爭當中。從在彌生時代的墓葬中所發現的遺骨,顯示有不少的受害者是死於青銅劍或銅茅之下。
在日本所使用的青銅器,最早是從大陸輸入的劍和戟。開始的時候也是用於祭祀。後來在中期以後,日本人開始把東渡的青銅器融化而另制青銅器具。以岡山和廣島為界,西部的九州文化圈把輸入的青銅器融化成較大型的戟和劍。東部大和的近畿文化圈則用於祭祀的銅鐸。
中國現存最早的鐵劍,是在1990年河南三門峽市出土的玉柄鐵劍,生產於距今約2900多年前的西周時代。鐵劍在春秋戰國時代開始慢慢普及。在漢武帝(公元前157-87年)時期開始以騎兵和步兵取代車騎,因此更新換代開始加快。到東漢末年,青銅劍在中國基本已經不再被視為實戰兵器。
日本也遵從著這一條發展的規律。在日本,由於青銅器時代比較短,在青銅傳入不久,鐵器也相繼從中國傳入。有一段時間,日本的石器,青銅器和鐵器是並存的。 但相比起青銅器,鐵器擁有很大的優勢。鐵劍比銅劍更堅韌和鋒利,實用價值也較青銅為高。
古墳時代(公元3世紀末-7世紀末)
儘管鋼鐵的鍛造技術東傳日本以後,但原材料有一段時間依然是依靠從中國或朝鮮入口。在公元五世紀時日本的製鐵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,兵器的製作也因此而繁榮起來。從古墳中的出土物件中可以看到有刀劍,矛,弓矢,鎧甲和盾等武器。
此時的刀劍還是以直刃為主。出土的刀劍多以其柄頭形狀來命名。以鹿角為裝飾的為『鹿角裝刀』;柄頭以環狀裝飾的為『環頭大刀』;柄頭如拳頭狀的為『頭椎大刀』等。這些刀劍從他們的裝飾顯示出其象徵意味,多是作為彰顯其政治,祭祀或軍事指揮等權力的角色。
奈良時代(始於元明天皇遷都至平城京-奈良,終於桓武天皇遷都至平安京-京都 710年-794年)的權貴以配有從大陸東渡的刀劍來展示其權力。其中有稱呼為『唐大刀』 (在中國製造而輸往日本),『唐樣大刀』(在日本仿造的中國刀)或『高麗樣大刀』等。
參考資料:
《日本刀入門》,日本武具研究會
《日本史》,李永熾
《日本刀探究》,許耀華
《中國刀劍》,皇甫江
歡迎轉載引述,敬請提供出處
千月堂
日本刀物語 02
日本刀歷史 - 上古刀期日本刀的特徵
對上古刀期所橫跨的年代有略為不同的看法:
1) 奈良時代(公元710-794年)以前 -《日本刀入門》,日本武具研究會
2) 直刀的時代 -《日本刀之教科書》,渡邊妙子。住麻紀
3) 公元238-707年 -《日本刀探究》,許耀華
4) 平安時期末期之前 -《日本刀》,維基百科
在彌生時代,銅製的日本刀的形狀多為兩刃及沒有鎬的平造。從古墳時代開始,開始出現有鎬筋貼近刃方的切刃造(切刃造被視為在鎬造的日本刀黎明前的過度形態)。這段時間的刀身的特徵是以突刺並兼有砍劈功能的直刃。
飛鳥時代(約公元5世紀末-7世紀初)開始,出現有刃紋的刀劍,也說明從這時開始日本刀的鑄造使用了覆土燒入的方法。方法是在鍛造的最後一道工序,也是在火煅之前,以粘土、木炭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調製出燒刃土塗在刀刃和刀身上。在刃的地方,覆蓋的土較薄,鎬地和棟的地方卻比較厚。由於覆土的厚薄不一,因此在淬火時刀刃和刀身冷卻的時間也不一樣。刃區冷卻較快,鋼質較硬。刀身冷卻較慢,鋼質柔韌性和粘度比較高。(有關鍛造的工序及其鋼質結構的改變以後有機會再作細談)
參考書目:
《日本刀入門》,日本武具研究會
《日本刀之教科書》,渡邊妙子。住麻紀
《日本刀探究》,許耀華
《日本刀》,維基百科
歡迎轉載引述,敬請提供出處
千月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