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武士道
很多人都認為武士道就是無條件服從,又或涉及殺戮,甚至切腹等極端行為。令人覺得武士道與軍國主義拉上關係。
其實對武士道稍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這是一種誤解。
武士道一詞由來已久。根據近代日本著名學者,笠谷和比古先生的研究,武士道一詞早在天正年間由高坂昌信所著的《甲陽軍鑒》已有記載,但就沒有其具體意義的解釋。
根據《廣辭苑》的釋義:武士道是“吾國武士階層的道德律。鎌倉時代開始發達,江戶時代因儒教思想的盛行而理論化,構成了傳統統治體制的觀念支柱。專注於忠誠,犧牲,信義,廉恥,禮儀,潔白,質素,儉約,尚武,名譽等價值。
其實武士道最初的意義,是指武士在戰場上姿勢。勇猛果敢而又堂堂正正的戰鬥。就算處於劣勢,也要奮戰為挽回頹勢而奮鬥。
然而,隨著德川時代的來臨,戰爭漸漸减少。武士的角色也隨著時代的變化,從戰鬥人員漸漸轉變為政府官員。因此,武士道的內容也隨之改變。除了勇敢,忠誠,節義之外,也增加了責任心,知耻,知禮等內容。
但武士道的基礎及最重要的部份,仍然是勇敢,忠誠,節義三德。
勇敢,正如之前講過,在戰鬥之沒有膽怯,勇猛果敢。這裡面表達的不單單是表面的強勢,也包括了內在的精神強韌,意志堅定。
忠誠,就是對主君的忠心。但這種忠心絕非無條件的服從。當主君下達錯誤命令,或者實施了錯誤的行為時,臣下就有義務作出諫言。在歷史上以死諫主的故事也是時有所聞。
節義,其實就是信義和信用,武士一旦做出承諾,就無論如何也要遵守。這種精神,其實也體現在武士的職責上。主君發出任務,期待任務能夠完成,武士堅守責任,努力奮鬥。
但為什麼我們在近代會將武士道與軍國主義混為一談呢?
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,經歷了多次的對外戰爭的勝利與及受到歐洲思潮的影響,國內漸漸形成一種民族主義的思想。因對外戰爭的勝利,令到軍國主義思想抬頭。而軍國主義份子,則將武士道內的美德,曲解為“命令一下,欣然赴死”,“不自由應思為常事”……等極端思想。也從那時開始,武士道和所謂的軍人魂,開始被軍國主義份子混為一談。做成近代以來外界對武士道産生模糊,混淆甚至誤解的最重要原因。這個也是近代在對日本文化了解中,令人誤會的主要問題之—。
參考資料:
《廣辭苑》
《武士道~武士社會的文化與倫理》,笠谷和比古
《靖國神社與中日生死觀》,張石
《武士道》,新渡戶稻造
《兵法家傳書》,柳生宗矩
《知日雜誌~武士道》
歡迎轉載引述,敬請提供出處
千月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