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幕末期的武士 之六

衝突加劇.長州藩



從1861年開始,尊攘志士雲集京都,其中以長州藩的勢力佔大多數,並聯合公卿三條實美主導朝廷。孝明天皇作為朝廷的領導人,他的排外思想極之濃厚,但同時也憎恨三條實美與長州藩互相勾結,於是計劃先內後外,發出秘密敕令,要求會津及藩摩藩協助率兵驅逐尊攘派志士,並於1963年8月發動。

另外,孝明天皇也同時向當時的『征夷大將軍』德川家茂施加壓力,要求進行『攘夷之事』。家茂於是向藩國下令於5月10日遵行『破約攘夷』的政策,但就只有長州藩依令向經過下關海峽的外國船隻發炮攻擊。

然而行動招來內外交困的後果,1864年7月,長州藩的家老福原越後及國司信濃等人因不滿被朝廷視為叛逆,於是由久坂玄瑞率領兩千藩士進攻皇宮以『清君側』。但最終在蛤御門被幕府及薩摩聯軍擊敗,是謂『蛤御門之變』。
同年8月,英,美,法,荷四國組成由十七隻戰艦組成的艦隊,向長州藩作出報復,向下關一帶大舉進攻。基於之前的『蛤御門之變』與及四國艦隊的威脅,天皇與幕府態度作出180度的改變,聯同薩摩藩等廿多個藩,約十五萬兵力展開第一次征討長州的軍事行動。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,長州藩一面鎮壓藩內改革派,將發動『蛤御門之變』的福原越後等人斬首,又向外國議和及作出賠償。

兵臨城下的同時,藩內的矛盾也日漸加劇。經過第一次征討長州,藩內的保守派力量抬頭,以年輕下級武士為主的改革派則被迫流亡,靜待時機。

歡迎轉載引述,敬請提供出處
千月堂

 

bottom of page